欢迎光临今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新中考”考查科目也同样重要

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已于9月26日发布。在学生和家长看来,本次改革最直观的“减法”就是计分的考试科目从10门减至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作为考查科目,成绩不再以分数呈现。是不是可以把全部学习精力放在计分科目上?

9月27日晚,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王攀做客北京日报客户端“做好中考改革‘加减法’”直播节目时表示,按照教育部全科开考、全考全用的总体要求,无论考试科目,还是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都将在升学中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而且对于初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正处于初高中知识有效衔接的阶段。改革后,我们希望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学习,带着兴趣地学、固化素养地学。”王攀说,在高中阶段,学生们还要继续学习历史、地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科目。所以,学生和家长要认真对待包括考查科目在内的每一门科目,为高中阶段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报道:中考改革后,各学科课时安排会调整吗?权威回应——

9月27日,市教委新闻发言人、中学校长老师、教研员做客北京日报客户端“做好中考改革‘加减法’”直播节目,对北京中考改革方案进行解读。

有网友留言,中考改革后,学校各学科课时的安排会调整吗?对此,市教委副主任,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王攀表示,中考改革后,市教委要求各个学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所有学科课程。他认为,对于老师,特别是地理、历史、化学、生物学这4门学科的老师来说,要开发出更多、更有趣、更丰富的课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从应试的课堂回到素养导向下的课堂。”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继忠表示,在开齐开好的同时,学校也要深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推动课堂进行教学改革。“比方说,我们要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进一步关注基础知识,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参与式的学习方式。”

刘继忠表示,中考改革也是学校推动教学管理创新的机会。“我们应该努力地打造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发力。”他举例,纵向方面,学校可以打造初高中大循环的教学机制,让老师们既了解义教的课程标准,也了解高中的课程标准,能够胜任中学所有学段学生学习的要求;横向方面,学校可以建立跨学科教师协作机制,跨校进行联合教研,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视野和能力。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今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今讯网 jx.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