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种植养殖农产品种类丰富,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其主要经济之一,各类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云南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方位、多角度聚焦涉农企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办税缴费服务举措,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以税惠为“笔”,描绘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宣传促落实,精细服务开新局
云南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结合行业特性和企业类型、规模,积极开展数据比对、效应分析、风险排查,为企业精准“画像”,以“政策找人”方式提高政策推送精准度,提前对企业进行自查提醒和精细辅导,保障企业红利直享、健康发展。
云南一枝蒿制药有限公司2015年在东川区汤丹镇建立了雪胆、雪上一枝蒿、草乌等中药材繁育基地,采用“公司+种植大户+农户”的模式进行中药材种苗培育和种植,一方面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另一方面由公司统一收购,保障了公司中药制剂所需药材的原材料供给质量。
当地税务部门聚焦中药材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组建青年税收服务小组,深入企业走访,主动问需问计,通过“政策找人”,主动跟踪辅导企业用足用好税费支持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为药企开出“良方”,助力企业走稳发展路。
“去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项政策,我们就享受到税收优惠30多万元,进一步稳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之后我们会继续研究中药材种植技术,改进中药材制剂提取和生产工艺,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公司负责人林文涛说到。
据悉,当地税务部门积极落实“政策找人”便民举措,深入宣传讲解最新税惠政策内容,耐心听取企业诉求和反馈,并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力求政策宣传全方位、广覆盖,让政策红利释放更精准、更充分、更到位。
资源强整合,因地制宜享红利
云南税务部门深入落实便民办税举措,立足优势产业特点,多措并举整合优化服务资源,通过线上征纳互动平台帮办、线下跟踪辅导问效等形式,让税费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从“纸上”落到“账上”,切实解决企业涉税问题,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全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昆明市呈贡区税务部门从斗南花卉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相关的税收政策入手,建立税企“零距离”沟通工作机制,通过进园区设置咨询点、进企业开展辅导培训、向农户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帮助企业了解税收政策,降低企业涉税风险,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
昆明斗南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长晋波表示,“斗南花卉市场的繁荣景象离不开国家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税务部门的靠前服务,2023年我们集团及各子公司共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各类附加税费等税费减免38万余元,政策红利的落地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生产经营中。”
嫒美(云南)花卉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花卉种植、礼品花卉销售、园艺产品种植和提供种植技术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花卉公司。“2023年,我们享受税收优惠近5万元,尽管公司规模不大,但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我们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更有信心。”嫒美(云南)花卉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施蓉雪谈到税惠政策也深有感触。
据悉,当地税务部门密切关注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推出精准服务举措,助力企业添信心、增动能,助力花企花农共同谱写乡村“美丽经济”新篇章。
退税加速度,激发企业新动能
结合出口退税、福利企业退税等工作实际,云南税务部门大力推行“无纸化”申报、备案单证电子化等工作举措,积极协调财政、人行等部门,进一步精简办税流程、压缩办理时间,着力营造规范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云南创升食品有限公司是昆明市禄劝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年产值达3000万元,产品远销香港、越南等地。禄劝县税收服务团队及时关注公司经营情况,结合企业电商销售、货物品名等特点,有针对性辅导企业涉及的出口退税相关政策,对可能遇到的税收难题提出妥善应对建议,确保出口退税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2023年以来,该公司共计办理出口退税4笔,退税金额181万余元,有效减少企业资金占用成本,提振了企业出口信心。“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打入国际市场,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在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们目的不仅是走出去,更要走得稳、走得远。”公司负责人张明宏感慨道。
除了帮助出口企业行稳致远,当地税务部门也格外关注福利企业健康发展。昆明金马正昌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果批发市场管理企业,在助力高原特色水果走出云南、拓宽市场的同时,企业还勇担社会责任,尽力安置、扶持残疾人就业。该公司现有职工40人,其中残疾职工13人,被当地民政部门认定为民政福利企业。
了解到企业实际情况,昆明市官渡区税务部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公司提供“一对一”定制式服务,对企业在政策享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和指导,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2023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95.8万余元,成功办理增值税即征即退120多万元。
据悉,云南税务部门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政策辅导精准度、办税服务精细度,在帮助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上做“减法”,在创新优化税费服务举措上做“加法”,持续发挥好“税”力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提振信心。(邱丽颖 阿迪·颜芳)